台灣獨有的自癒性建築

二次大戰後,東西方無不百廢待舉,而這段期間建築形態的表現上亦起了巨大的變化。

 

開始的,西方興起一股革命帶有對抗意涵的「現代主義建築」,它們撇開傳統包袱、裝飾、權力象徵、往中產階級的靠攏….。

並講求可量的、機能的、快速複製的……..,在乎的是城市環境的重整、生產人力的集中,以利經濟發展。

東方的日本也興起一股””的風潮(或討論),企圖的使建築像生物體如新陳代謝般不斷的可變異、生長、重組,非固定建築型體的。在乎的是在破敗且有限的日本城市中,人口發展增長 、迅速的安置。

以上,這東西兩方所產生出的建築運動,皆是在”特定的時空環節下” 才具備的論述表現基礎。然而這樣的建築或城市表現上,也都再再的顯示著它其背後的政治、經濟、心理素質等。

 

而在台灣,好似也有這樣的時空環節產生出特殊的”建築行為”。

 

60~80年代的台灣,承接著現代建築的浪潮與當時代經濟起飛之際,

<至今台灣無論城、鄉仍是隨處可見仿效現代主義建築。水平垂直開窗、工整的立面分列..等>

RC建築物也蜂擁而起,快速的、販賣式的成為消費行為的一大環節。

當時多數人在初期有限的經濟下,購下一棟2樓半的房子(販厝),在經過居住及歲月因子的推進,開始有著實用上的變動。

不敷使用的居住面積、人口數增加、興趣、信仰、職業 ….等等的居住行為變異,也漸漸了衍化出獨特的建築物面貌。

而這樣的時空下,竟也造就出了我認為的”台灣獨有建築景觀”,也就是<<違建>>,對個人來說是相當令人著迷的建築樣貌。

 

「人的行為生活就是這樣的複雜及多樣,

哪能是那種一棟棟長相一樣樣的方屋子可以束縛。」

一日遊走在彰化某鄉里,發現這棟極富生命的房子,由三樓半的基礎量體開始,索性的用石綿瓦簡屋構築前段,另一側更有一支含糊的水泥梯一路增上鐵皮搭建的四樓 …。

層次的斜屋頂、結構體的無限制延伸,空中廊道、鐵皮、石棉瓦、帆布…這樣拉拉喳喳的多樣材料堆疊竟也將這三樓半樓變身為一棟五樓大房。

仔細瞧瞧,還不難發現屋主本身的雅緻,種上所愛的植物(建築綠化),甚至最頂上還有空中菜園,不僅提供遮蔭改善水泥屋子的蓄熱缺點,更可以遮掉那上頭醜醜的水塔 …。

再搭配側立面自己又搭建發明的陽台,配上那負責擋風雨的鐵皮層,非常理性的設計(哪裡會噴雨就遮哪裡),每塊鐵皮經歲月呈現出的新舊,更讓整棟建築物充滿生命力。跟隨著時間的更迭、鐵的銹色、雨的污痕、綠的凋生 ….展現出一種非常活性的視覺肌理。

 

這樣的建築雖說是大違建,但先不管其他論調與否,從建築人的角度看來這根根本本是個非常有機、自明性十足的建築設計。我們可以由建築物外頭便可輕易的了解使用者可能的職業、喜好、休閒習慣,甚至更深層的對眼前事物的態度、精神。

 

如果說要設計一棟真正的好房子,是需要徹底展演屋主自身的個性。撇開美醜不談,將這樣充滿自癒性的房子分析透後,好的設計還真是活生生的擺在你我隨處可見的周遭呢!